查看原文
其他

400000条用户个人信息被泄露,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要小心了(内含防范指南)

谨防信息泄露的 央视频 2021-02-23

近日,在一起案件中,不法分子与快递公司多位内部员工勾结,通过有偿租用员工系统账号盗取公民个人信息,再通过QQ、微信等方式倒卖到电信诈骗高发区。

被泄露的信息中包括发件人姓名、地址、电话,以及收件人姓名、地址、电话六个维度。如果以上六个维度的信息共同组成一条信息,此次被泄露的信息数量实际超过40万条

△泄露40万条用户信息?圆通:系主动发现报案 坚决打击违法行为 (央视频号:北京商报)

随着网络科技及信息交互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料的记录方式花样翻新,获取、保存、使用、流转变得更为方便快捷。

刚在银行办完业务,就接到理财推销电话;刚在网站浏览买房信息,就接到房产中介的骚扰电话;刚给孩子报了课外班,就收到类似机构的邀约短信……

当我们在网上留下痕迹时,个人信息可能正面临着被窃取甚至被利用的风险。

有网友表示,个人信息被泄露真的细思极恐,因为不法分子可能已经掌握了你的全部信息,在黑暗处伺机而动。

01个人信息包括哪些?

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等在内的个人基本信息

网银账号、第三方支付账号、社交账号、邮箱账号等账户信息

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记录、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隐私信息以及你的设备信息社会关系信息网络行为信息等。



02哪些途径会泄露你的信息?

各类单据

快递包装上的物流单含有网购者的姓名、电话、住址等信息,网友收到货物后不经意把快递单扔掉导致信息泄露;火车票实行实名制后,车票上印有购票者的姓名、身份证等信息,如果丢弃的火车票被不法分子捡到,就可以通过读票仪器窃取车票中的个人信息;刷卡购物的纸质对账单上,记录了持卡人的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同样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社交媒体

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与人进行线上互动时,不自觉透露姓名、职务、单位等信息;家长在朋友圈晒娃时,会无意中透露孩子的姓名、就读学校及所住小区;有网友旅行时喜欢发朋友圈打卡、晒火车票、登机牌时,忘了将身份证号码、二维码等敏感信息进行模糊处理……这些网上社交的小细节,都有可能出卖个人信息。

网购平台

网上购物平台需要注册信息,如手机号,QQ号码等。通过这些,不法分子可以从QQ资料、空间等渠道获得更多个人信息。

有奖活动

逛街时,人们有时候会碰到商家邀请参加“调查问卷表”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会员卡等活动,他们一般会要求路人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这相当于把自己的信息送上门!

海投简历

大部分人找工作都是通过网上投简历的方式进行,而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这些内容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并以极低价格转手。

打印资料

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经常要登记个人信息。一些打印店、复印店为了牟利,会将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然后转手卖掉。



03怎样预防个人信息被泄露?

不要随意“蹭”WIFI

温馨提示

✍公共场合需要连接WIFI时同商家确认好WIFI名称

✍没有密码的公共WIFI慎用

✍公共场合尽可能使用手机自带的移动数据流量不同平台设置不同账号密码

温馨提示

✍不同网络平台的账号密码设置上添加一些大写英文字母或标点符号谨慎授权APP使用协议

温馨提示

✍从正规官方渠道下载安装APP

✍认真阅读服务协议、用户隐私政策等说明,谨慎授权

✍定期使用安全软件对手机系统进行安全检测

✍对已经不使用的APP,应及时注销个人账户和数据别轻易授权“免密支付”功能

温馨提示

✍如果开通“免密支付”则需将手机设置成锁屏密码或手势、指纹解锁

✍设定月度限额或单次支付限额,一旦出现意外可避免损失扩大选择正规平台进行购物

温馨提示

✍使用平台提供的交流系统进行沟通和交易

✍绕开平台由陌生人提供的来路不明的APP或链接、二维码,不轻易点击下载和注册△干货来啦!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小妙招,你值得拥有 (央视频号:醒醒别上当)


04个人信息遭到泄露怎么办?

向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投诉。在实体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在虚拟网络中发生的侵权行为,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举报。

向公安机关报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对侵犯个人信息犯罪作出明确规定。个人信息被不法利用、遭遇诈骗的可以报警,通过公权力救济来惩戒犯罪、维护权利。

向法院起诉,请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司法机关可依照民法典规定,对其相关民事权利予以保护。


个人信息无小事,《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立法工作计划。10月2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公布,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在法律责任规定上,《草案》明确,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或者处理个人信息未按照规定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的,由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并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身处大数据时代,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势在必行,同时个人也需加强防范意识,别让自己的隐私“裸奔”。

点击【阅读原文】

扫描下方二维码

下载央视频APP

获取更多热点信息






▍主编:江乐瑜

▍编辑:王昕彤

▍部分内容来源:中国网信网 学习强国 兰州日报


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